林行止 – 物價利率齊升 通脹還會遠嗎?

物價利率齊升 通脹還會遠嗎?

林行止

2009年6月1日

去 周與投機有關的經濟新聞特別多(且刺激),舉其犖犖大者,便有世界第三大咖啡豆產國哥倫比亞的咖啡豆因連月豪雨而歉收,去年出口量為一千一百一十萬包(每 包六十公斤),今年恐不及一千萬包,雖然最大咖啡豆產國巴西和越南的產量(及出口量)無大變動,但哥倫比亞失收已令供求失衡,咖啡豆今年價格上升百分之二 十一……;星巴克是金融海嘯的受害者之一,在需求萎縮之下無法加價,來料漲價的成本相信會反映在盈利下跌上。 Continue reading “林行止 – 物價利率齊升 通脹還會遠嗎?”

林行止 – 畫裏真真說經濟張五常應上熒幕

畫裏真真說經濟張五常應上熒幕

林行止

2009年5月15日

一、

去 年十二月九日,筆者在本欄提及富格遜的新書(Niall Ferguson:《The Ascent of Money –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企鵝○八年),直譯為《世界金融史─金錢的崛興》,及後一想,覺得譯名雖然可「信」,然而平鋪直敍,「信」「達」合格卻失之「雅」,和內子 談起,她衝口而出:《錢世》,揣摩本書內容,說的正是錢的「身世」,它細膩地介紹了金錢在文明世界崛興的過程,即其在世界經濟、政治發展中的作用,此譯符 「信雅達」要求且易記易上口;可是,《錢勢》又如何?《金錢進化論》亦不錯,這些俱足以展示金錢與時並進(其實是帶領世界進步)的勢頭,因此均稱恰可。至 此,筆者躊躇莫決,對當年嚴復為一譯名而「旬月躊躇」的心情,完全了解。

遲遲未評介這本書,一來是「事忙」,二來則在等待欣賞其DVD後才 作「定論」。這本書是作者應BBC之請而寫的電視紀錄片「劇本」(DVD二片共六集),成書當然作過大量加工及潤飾,惟其淺白通俗的特色不變;不過,由於 每一集都有主題,遂令本書讀起來如雜誌文章的結集,並無一氣呵成的氣勢。有一小事似可一提,筆者購DVD時「㩒錯掣」,結果又買了一本英國版的書─和美國 版不同的是英國版有多幅精美彩圖。

二、

富格遜今年四十五歲(一九六四年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出生),畢業於英國劍橋現在大西洋彼 岸另一劍橋的哈佛任教,被譽為「當代最有成就」、「英國最著名歷史學家」的學者;他不僅對近代史見人所未見(如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因英國─並非已有定論的 德國─把發生於巴爾幹半島的悲劇「提升」至國際衝突;此說在史學界並無共識),且其文風明快文筆流暢可讀,因此大受讀者和傳媒歡迎。不過,筆者以為本為電 視片集而寫的書,把金錢進化過程寫得條理清晰,加上他的「賣相」不錯,DVD應更可觀,然而不然,他說起話來面部表情太太太太多,幾乎每句話都要又揚又攢 那兩道濃黑的長眉,配合大動作的手勢還有聳肩縮肩,「氣勢逼人」,極盡吸引觀眾注意之能事,筆者卻有點「頂唔順」、吃不消,遂有看DVD不如讀其書之感。

能 文善道的學者較易成名,有實學者因此成為象牙塔內外人所尊崇的名人,這類學者,經濟學界亦有不少。一九七七年四月(剛好三十二年前!)筆者在《信報月刊》 發表短文〈拍成電視紀錄片集的經濟史〉,介紹 J. K. 葛爾布萊斯應BBC之邀把其新作《變幻的時代》(The Age of Uncertainty)拍成一套十三輯的紀錄片。葛爾布萊斯身高六呎七吋,風度翩翩,以高超的寫作技巧聞名(《經濟學人》則評之為「太花巧」),加上腔 調柔和、口才便給,是少有的能寫善言的大家;筆者的讀後及觀後感是他對古典經濟學家如阿當.史密斯、馬爾塞斯、李嘉圖、熊彼德和凱恩斯等人的理論,如數家 珍,輕鬆寫出、娓娓道來,令人增益不淺,亦明白經濟學對人類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筆者當時寫道:「正如凱恩斯所說:『那些自以為完全不受知識分子影 響的人,通常是一些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這句話筆者後來多次引用,如今中國刺激經濟增長的「方略」,雖說具中國特色,一樣無法擺脫凱恩斯的陰影。

三 年後的一九八○年,佛利民根據他於一九六二年出版的論文結集《資本主義與自由》,與夫人露絲合作,改寫為十章本的《自由選擇》,並於同年應美國公共電視之 請,拍成一套十輯的電視片集,令其「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學說深入民間。佛利民滔滔雄辯、機鋒畢露,令這套紀錄片集暢銷二十年而不衰,受其影響者不知凡幾。 金融海嘯令佛利民鼓吹賦予企業家無限自由的哲學,成為導致金融災難的「幕後黑手」,他的學說「退隱」自不可免,但若干年後勢必「復出」……。有趣的是, 八、九十年代保守學派當道時,自由學派的葛爾布萊斯在政壇和學術界的影響力日漸消褪,但去年年中以來,又見不少詮釋、鼓吹其學說以及為他「平反」的文章, 那與佛利民及其信徒的處境剛相反。經濟學亦墜入風水輪流轉的循環?

此後二十年,似乎未見類似的紀錄片面世,直至二○○二年,在耶魯和劍橋受 教育的經濟研究者丹尼爾.耶津(D. Yergin, 1947-),應美國公共電視之邀,把其於一九九八年(與友人合作)的著作《制高點─政府與市場之爭重塑現代世界》(The 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place That Is Remaking the Modern World)製成三輯紀錄片(片名簡化了;本港明珠台及台灣公共頻道均曾播出),聲容並茂地縷述了自由市場在二十世紀崛興以至貿易環球化的經過,是了解自 由經濟如何「打敗」計劃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主流體系的最佳紀錄片;耶津通過和若干領袖人物(依出現次序)如切尼(布殊的副總統)、克林頓、Newt Gingrich(克林頓時期曾任國會少數派〔共和黨〕領袖,是主張銀行可自由經營不應受任何規管的健者)、魯賓(克林頓的財長)以及葛爾布萊斯、佛利民 與 J. Sachs 等的對談,為這部紀錄片平添生趣。

精簡的解說配合「活動的插圖」,這類紀錄片,筆者認為是弘揚經濟學的最佳媒介,亦 是了解經濟學與文明社會關係的捷徑(看這類紀錄片雖然亦得聚精滙神,總比讀書輕鬆);《信報》現在正朝多元化發展,也許應該考慮說服張五常教授「現身說經 濟」,在《經濟解釋》基礎上,加上街邊玉器交易的機靈和年宵市場賣橘的熱鬧,拍成紀錄片,以張教授一頭愛因斯坦髮型(格力威和最近來港的祈幸〔E. Kissin〕亦如是)、多才多藝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氣勢,內容不愁不豐富,大收旺場,可以預卜!

富格遜以歷史學家(現為哈佛歷史及商業 行政學講座教授)替金融發展史作傳,雖然提及的史實和資料不少已是眾所周知,惟他大都找到一點前人未及的趣聞逸事,且均能從新角度切入,並無老生常談之 感,而他的詮釋時有新銳之見,少有陳腔濫調之詞。筆者將分數天細說之……。和上面提及諸書不同,富格遜這本書是為紀錄片而寫,因此可讀性甚高,讀者不必因 其厚達四百餘頁而生畏,更不可因為看了紀錄片而棄讀。 細說《錢世》.之一

林行止 – 衰退未見蹤影 通脹徘徊未去

衰退未見蹤影 通脹徘徊未去
林行止 2009年3月24日

一、

金融海嘯來襲,世界經濟將陷三十年代式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由於清楚聽過有「直升機貝」綽號的貝南奇二○○二年在聯儲局理事任內的話:「在紙幣制度之下,欲有所為(determined)的政府,可以通過擴大開支保持通貨膨脹」,那即是說,政府大增貨幣供應刺激經濟,通縮肯定不會出現;這是筆者在此問題上持「相反意見」的底因。貝南奇也許因為這番見解而受知於不願見經濟陷入衰退的「最高當局」,在劇烈競爭的「就業市場」脫穎而出,做了聯儲局主席。當上主席,「目的已達」,貝南奇可以不採取此種後遺症非常大的相應行動,但事實顯示他「言出必行」,因為其志在帶引美國避開蕭條。聯儲局去週三購回三千億(美元.下同)債券,只是貫徹寬鬆銀根貨幣政策的起步。這種所謂「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的做法,是面臨經濟明顯放緩、低得無可再低的息率無助經濟恢復增長及通脹低於聯儲局(央行)的預期時,當局必然使用的貨幣工具。

有趣的是,在大多數人擔心大蕭條快來的情形下,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隻比去年同期差─去年二月升百分之四、今年二月增幅只有百分之零點二;兩者有天壤之別,彰彰明甚,但尚未見負增長,亦是不能否認的事實。這種情況,何來衰退遑論蕭條?

當前百業不景趨勢若持續,加上國際保險集團(AIG)有待處理的不良資產高達一萬四千多億(比已處理的一萬一千多億還多),金融業繼海嘯之後來一場大地震的可能不容抹煞,這種背景,令人看淡經齊前景,自不可免;不過,大家亦不可輕視「印美鈔」的作用。津巴布韋的惡性通脹便因大印紙幣而起,看來美國已走上這條路,那意味經濟面對的打擊將是通脹而非通縮。

從英文字義看,把通常用來形容沮喪和憂鬱的 depression 譯為比衰退更嚴重令人憂懼的蕭條,的確「有待商榷」。當年胡佛總統(任期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上任不足半年,華爾街便大崩潰,情況最差時幾乎四成強銀行倒閉(一共二萬五千多家,破產的一萬一千餘家)、工業產量三二年比二九年跌百分之五十四而失業率最高達百分之三十。面對這種景況,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安定人心,據美國歷史學會的《歷史新聞網站(hnn.us)》引述史學家孟徹斯特《一九三二─一九七二年美國史述往》的說法,胡佛鑑於 Panic(恐慌)和 Crisis(危機)太聳人聽聞,決定採用不致令聽者「驚恐」的 depression。不過,hnn 的考證顯示倡議「美洲屬於美洲人」(反對歐洲政府在美洲殖民)被後人稱為「門羅主義」的門羅總統,於一八一九年便以之形容當年的金融危機;而第一本以《大蕭條》為書名的著作則出於英國經濟學家(長期擔任倫敦經濟學院院長)利安尼.羅賓斯之手。三十年代經濟慘象賦予 Depression 特別是 Great Depression 的新意義,這是胡佛總統意料不及的。

二、

本報三月十八日消息:〈貝南奇粉墨登場廣獲讚賞〉,說聯儲局主席「罕有地在《六十分鍾時事雜誌》上亮相」,為在未理順及制訂嚴格規管銀行營運手法之前便向銀行注資辯護:「假如一個人在床上抽菸引致火災……,那麼一定要先滅火,然後才修訂防火條例及懲罰引起火災的人。」這段解釋「贏得美國上下的擊節讚賞」。

這段精採生動的比喻,原來抄自三月十四日《經濟學人》論倫敦二十國峰會的社論:「當屋子著火時,你必須全力救火,如何防火稍後計議!」

不過,別論誰是「原創者」,這種比喻大具說服力,這即是說,先把經濟從死亡深淵邊緣拖出,然後再研究如何「炮製」把世界經濟搞得一團糟的銀行業!正因為如此,歐盟諸國特別德國和法國,才會放棄較早前堅持不肯再注資(救經濟及增加IMF貸款財力)的立場,改而採取比較「與人為善」的態度,令下週四倫敦的二十國峰會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大增。

從澳洲總理陸克文昨天透露的口風看,只要賦予更大的發言權,中國是會答應注資IMF的,中國有承擔國際義務的用心,意味將更廣泛和深入地參與國際事務,當然是好事,不過,北京政府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用的是「不勞而獲」的資金(見昨天本報〈印鈔遏債息 美國孤注一擲〉),而中國的則是辛苦掙來!

三、

本文見報時,料美國財長蓋特納已公佈其把美國銀行的毒(壞)資產「私有化」計劃。從近日美國傳媒的報導,筆者相信這項計劃基本上是把銀行持有萬億以上的「衍生壞工具」轉嫁給納稅人(包括「融資」(用的正是納稅人的錢)對沖基金購入)。詳論有待閱讀全文之後。

在這次拯救華爾街行動中,大家最常聽聞的數字是「萬億」(trillion)。政府打算以萬億間接地購下銀行「壞資產」、○九年財赤一萬七千五百億、二○一 ○年則為一萬一千七百億……。萬億究竟是多少,看一看這些簡單數字便驚覺其「非常龐大」─以○六年數據,美國政府的利得稅收三千五百四十億、社會保險及退休金收入八千三百八十億;而迄今年二月底流通美鈔約九千億……。相對政府收入及貨幣供應,萬億不可小覷;當萬億成為常見字眼時,惡性通脹已在眼前!